为什么陕西省临潼石榴比其他地方的好吃?
为什么陕西省临潼石榴比其他地方的好吃?
我国的石榴产区有很多,其中有陕西临潼,云南省蒙自县,四川省会理县,攀枝花大田,还有山东枣庄等地,但是要说石榴的口感和味道,还是陕西省临潼的好吃。
为什么临潼石榴比其他地方的好吃呢?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!
1.临潼石榴集中国石榴之优,素以色泽艳丽,果大皮薄,汁多味甜,核软鲜美,籽肥渣少,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。

2.临潼石榴主栽区域位于海拔400—1000米的骊山丘陵地带、山前洪积扇和南北带状山塬地区,其中以山前洪积扇地形为主。该区域海拔400—600米,以临潼城区为中心,南北宽5千米,东西长20千米。

3.石榴在气候温暖,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较为适宜(温度标准为生长期≥10℃,有效积温为3000℃以上)。石榴较耐高温,40℃以上温度亦无危害,在休眠期可耐一定的低温。一般认为,石榴在—17℃以上温度可安全越冬。临潼石榴主产区年平均气温13.5℃,极端最高温41.7℃,极端最低温—17℃,生长期≥10℃的有效积温为4500℃以上,全年无霜期219天,所产果品无论外观颜色及石榴含糖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产区。石榴属喜光树种,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石榴结果良好,正常花分化率高,果实色泽艳丽,籽粒品质好,易获得高产。临潼年总辐射量111.7千卡/平方厘米,特别是石榴生长期的4—10月份日照总时数达1413.6小时。另外临潼石榴主产区地势南高北低,空气流通好,光线投射力强,特别有利于石榴进行光合作用,促进石榴膨大着色,提高果实品质,增加产量。

4.石榴的最早记载见西晋时代陆机的《与弟云书>和张华的《博物志》,均云由张骞引自西域。西晋的陆机《与弟云书》云:“张骞使外国十八年,得涂林安石榴也。”张华的《博物志>云:“汉张骞使西域,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(涂林是梵语石榴DAYIVA的音译)。”明王象晋《群芳谱》记载:“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,汉张骞使西域,得其种以归。”清陈淏子《花镜》云:“石榴真种自安石国,汉张骞带归,故名安石榴。”张骞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8年。所谓安国,即今之布哈拉,所谓石国,即今之塔什干。这就说明,石榴是在两千年前的汉代,从西域传入我国的。所以古人曾有“何年安石国,万里贡榴花;迢递河源道,因依汉使槎”(唐代元稹),“乘梯使者海西来,移得珊瑚汗苑栽。”的诗句。梁元帝《咏石榴》诗中的“西域移根至,南方酿酒来”,正确地反映了这一史实。引种初期,石榴主要栽于京城长安附近御花园的“上林苑”和骊山的温泉宫(今华清池)内,是供皇子后妃观赏的。这就是最早的临潼石榴。
上一篇:家庭石榴的保存方法
用户评论